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第一财经网 -> 热点

新春走基层丨“金疙瘩”里的幸福年味

栏目:热点    时间:2024-02-13 09:33    来源: 新华网 编辑:沐瑶      阅读量:5406   

农历新年到来,忙碌了一年的苏秀盛终于有时间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餐桌上,有一种苏秀盛再熟悉不过的食物——淮山,清炒淮山片、炸淮山、淮山排骨汤……这些用淮山制作的菜品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也是苏秀盛红火事业的见证者。

新春走基层丨“金疙瘩”里的幸福年味

苏秀盛是广西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那头村的淮山种植大户,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淮山种植专家。他不仅扩大了当地淮山的种植规模,还不断学习研发淮山横向栽培技术,提高淮山亩产量。那楼镇产的淮山口感软糯,品质优良,“那楼淮山”已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苏秀盛在查看淮山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林凡诗 摄

春节期间,苏秀盛仍会到淮山种植基地查看淮山生长情况。苏秀盛说,基地的淮山与传统种植的淮山大不相同,传统种植的淮山是在地里竖着向下生长,而他基地种的淮山是“躺”在土里横着生长,“横向栽培不仅能提高淮山产量,也能让淮山采挖变得容易。”

说话间,苏秀盛用手扒开土壤,轻松挖出一大根淮山,“这一根淮山估计有10多斤重,按照零售价5元一斤算,在市场上至少要卖60元。”苏秀盛说,“春节前就有许多收购商前来订货,供不应求。”由于淮山的采挖期从当年12月到次年7月,苏秀盛有大半年时间可以卖淮山。

苏秀盛查看基地里种植的淮山。新华社记者 林凡诗 摄

在当地早已成为淮山种植“土专家”的苏秀盛,几年前与广西大学农学院合作,进一步学习淮山育种与栽培技术。广西大学农学院副教授肖冬说,他们通过科学手段,改进淮山种植技术、研发新品种,提高淮山产量和品质。

如今,苏秀盛拥有自己的“核心种植技术”,在许多农户还需依靠轮种方式来保证淮山产量和品质时,苏秀盛种的淮山拥有亩产4000斤的稳定产量,除了目前常见的白色和紫色淮山,苏秀盛还在培育不同颜色的淮山品种。

苏秀盛不仅将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还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科研单位+农户”的模式,助力当地淮山产业发展。村民苏华昆是合作社的一员,自从他学到了淮山横向栽培技术,他种的淮山产量有了明显提升。“种淮山产量高收益好,在合作社售价有保障,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苏华昆说。

那头村村委会副主任李文出介绍,那头村淮山种植核心区面积达1200亩,种植户120余户,淮山年产值1100余万元。

聚餐过半,一家人共同举杯,看着杯中的紫色淮山汁,苏秀盛说出了自己的新年愿望:通过不断研究淮山种植技术,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