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欣 北京报道
“三年来,我们在转型阵痛中苦练内功、自我修复,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为未来可持续增长积蓄动能”,“顺利完成问题及不良清收处置三年规划目标……”3月29日,民生银行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召开2023年业绩交流会,董事长高迎欣在会上以此概述过去三年的经营情况。
当日,出席业绩说明会的民生银行高管还有:新任行长王晓永,副行长石杰、林云山、黄红日,以及首席信息官张斌。会议由副行长兼董秘李彬主持。这也是原行长郑万春、副行长袁桂军到龄卸任后,董事长高迎欣和新任行长王晓永以“高王配”首次公开亮相。
从主要数据看,民生银行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年报显示,2023年内,该行实现归母净利润358.23亿元,同比增加5.54亿元,增幅1.57%;实现营业收入1,408.17亿元,同比减少16.59亿元,降幅1.16%。
从资产质量看,2023年该行实现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关注贷款额、关注贷款率、拨备覆盖率“四降一升”,其中,不良贷款率1.48%,同比下降0.20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生成率连续三年稳步下降;公司、小微、按揭及消贷业务的不良贷款生成率均同比下降,拨备覆盖率为149.69%、同比上升7.20个百分点。
“三年来,民生银行坚决压降高成本结构性存款和高风险授信业务,清理不规范代销业务,优化资产负债布局。”高迎欣表示,为提升资产质量,民生银行不断强化风控能力,让资产质量更“健康”。这主要体现在:严控新增不良发生,强化三道防线职责;攻坚处置不良及问题资产,加固存量授信安全条件,顺利完成问题及不良清收处置三年规划目标。
除了基本财务状况外,民生银行高管层在业绩交流会上还回应了房地产对公业务情况、净息差未来走势与息差管理、公司未来发展策略等热点话题。
论资产质量:增量风控和存量化险并重,不良、关注实现“四降”
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第一生命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自高迎欣担任董事长以来,持续对该行资产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公司实现了优质资产投放、负债质量提高的积极成效。
据黄红日介绍,2023年全行坚持增量风险防控和存量风险化解并重,资产质量保持稳固向好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是不良、关注实现“四降”。2023年末,民生银行实现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关注类贷款额、关注类贷款率“四降”:全集团口径不良贷款额650.9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2.90亿元;不良贷款率1.48%,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额1185.27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1.93亿元;关注类贷款率2.70%,比上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
二是完成存量不良的清收处置。2023年,民生银行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资产787.56亿元,有效降低损失;同时,深挖已核销资产“金矿”,2023年收回已核销资产101.12亿元,同比增长22%。
三是有效防控新增风险。一方面,不良贷款生成率连续三年下降;另一方面,贷款迁徙率持续下降。2023年正常类贷款迁徙率1.69%,比2022年下降0.53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9.74%,比2022年下降4.72个百分点。
四是风险抵补能力有所提升。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集团拨备覆盖率为149.69%,比上年末上升7.2个百分点。
展望2024年的资产质量状况,黄红日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前瞻性制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持续强化资产质量管理,预计2024年资产质量总体稳定。
介绍对公房地产业务情况:结构调整优化,总量稳中有降
梳理三年来民生银行的业绩报告可见,该行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调整优化贷款结构,一方面压降风险较高的房地产行业贷款;另一方面,新增贷款主要聚焦小微企业、重点制造业、绿色金融等领域。
中金研究报告指出,从贷款结构来看,截至2023年一季度,民生银行房地产业贷款占比8.7%,较2020年一季度累计降低 4.5pct;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个人经营贷款分别占比 10.4%、6.6%、15.0%,相较2020年一季度累计提升 1.8pct、 1.9pct、2.3pct。
除压降房地产贷款业务整体规模外,民生银行还对房地产业务的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据黄红日介绍,该行坚定落实“金融十六条”等政策要求,多措并举促进房地产业务平稳健康发展。2023年,该行对公房地产业务整体情况如下:
一是对公房地产业务主要指标保持平稳。截至2023年末,民生银行房地产业贷款余额3462.98亿元,余额比上年末减少170.46亿元,降幅4.69%,在全行贷款余额中占比7.9%,较年初下降0.87个百分点。其中:不良贷款额170.38亿元,比年初增长14.8亿元,比半年末减少25.6亿元;不良贷款率4.92%,比年初增长0.64个百分点,比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除了贷款以外,承担信用风险的其他对公房地产业务余额为734亿元,比年初减少113亿元,其中代销业务保持为0。
二是对公房地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2023年,民生银行一方面持续加大受困房企贷款风险化解,风险敞口持续压降;另一方面,立足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主动加强央企、地方国企和优质民企的信贷支持力度,优质资产占比持续提升。
三是关于对后续房地产资产质量的判断。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措施,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但从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开工、销售等数据来看,政策发挥作用以及市场信心的修复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商业银行房地产资产质量将较大程度取决于市场复苏和销售量价的恢复情况,随着政策落地见效,资产质量预计能够保持稳定。
“下阶段,我行将继续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监管要求,按照‘稳总量,调结构、强管理、化风险’总体策略,促进房地产业务平稳健康发展。”黄红日表示。
谈净息差:预计2024年行业息差延续下降趋势 持续从两端进行息差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业净息差持续缩窄的情况下,不少银行年报披露净息差下降幅度较大,但2023年民生银行净息差下降幅度较窄。
对此,李彬表示,2023年民生银行净息差1.46%,同比下降了14BP,降幅较2022年缩小17BP。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民生银行净息差的降幅开始逐步收窄。从付息负债成本率和生息资产收益率两方面分析,民生银行付息负债成本率变化与同业相当,主要是生息资产和贷款收益率下降的趋势减缓,降幅低于同业。
对于2024年银行业的整体息差走势,“综合来看,预期2024年全行业净息差将延续下降趋势。”李彬称,生息资产方面,考虑到LPR下行、存量住房按揭利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资产收益率大概率呈下降趋势;付息负债方面,成本相对具有刚性,存款成本率的下降将慢于贷款收益率的下降。在此大环境下,预计未来民生银行净息差也将持续承压,但该行会继续努力保持净息差整体降幅低于同业水平。
高迎欣亦提到,银行业净息差已经降到20年来较低水平,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息差仍将承压。
关于民生银行息差管理的具体措施,李彬详细介绍道,未来一年民生银行的息差管理应首要在负债端下足功夫,目前整体的存款成本相对较高,要努力拓宽低成本稳定资金来源。例如通过综合化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聚焦工资代发、平台建设、场景化产品服务,推动低成本结算存款增长。同时,加强市场研判,优化同业负债结构,降低同业负债成本。
资产端方面,李彬表示将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尤其是贷款结构,将通过一体化经营,强化差异化竞争,以战略客户为牵引带动中小、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高质量增长。同时,加大零售贷款投放,提升零售信贷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提升资产收益率。
谈未来发展策略:把握“量价质”动态平衡,打造新增长点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民生银行未来发展策略,高迎欣谈到,从中长期来看,民生银行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要继续发挥好自身特色和优势。将民企服务作为全行战略重点,致力于成为民企的首选银行;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法人信用化、线上化的支持力度;继续升级社区金融服务;推进生态、智慧银行建设;深入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解决问题、赋能发展。
其次,要把握银行经营的基本逻辑——“量、价、质”的动态平衡,同时管控好风险,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从“量”来看,保持规模稳健增长的基础上,强调结构优化与动态配置,进一步提升民企业务占比、主营业务占比,平衡好传统与新兴产业,放量供应链金融、中小科创、普惠金融、跨境金融等特色业务。
在“价”上,银行业净息差已经降到20年来较低水平(2023年四季度降至1.69%),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息差仍将承压。民生银行将强化资产负债动态组合管理来稳息差,提高资产端风险定价能力。更重要的是,该行进一步做好基础客群、基础产品服务,夯实客户基础,稳步降低负债成本。
在“质”上,持续落实三个抓手:压实三道风险责任,一道防线把握实质性风险,二道防线强化赋能业务前线,提升源头风险防范能力。运用新技术手段升级智能化风险体系,重点提升科创、中小微、消贷、信用卡等领域“防、 控、管”的能力。做好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进一步巩固资产质量持续向好的态势。
再次,要打造未来新增长点——深化一体化综合服务,更加注重与战略客户的战略协同,牵引产业链与生态圈的深度经营、综合开发与公私联动。同时,深化零售细分客群分层分类经营,发力消费金融、养老金融、财富管理等业务。
“民生银行将把个人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王晓永表示,该行将持续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升级渠道网络,完善权益体系,提升场景和平台的专业化运营能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稳定器。
此外,高迎欣也表示,将持续修炼内功,锻造组织韧性,提升公司未来发展。他认为,“韧性”体现在强化前瞻性的资负与财务管理、构建稳健敏捷的组织能力、打造具有共同价值观的高绩效队伍,是一个组织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张欣 编辑:周鹏峰)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