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丹阳,通讯员粤交集宣、岳路建、沈仲摄影报道:18日,广东交通集团发布消息称,为期5天的深中通道桥梁荷载试验结束,桥梁工程顺利通过“大考”,朝着今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又迈进关键一步。
其中,17日晚在主跨1666米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上的试验,是世界首次在全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上完成的荷载试验。经过136辆总重约5000吨的大货车组的“考官”载荷测试,这座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顺利过关。
为何选“夜考”?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总长约17公里,包括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斜拉桥)和非通航孔引桥。荷载试验是桥梁通车前的“全身体检”,分为静载试验和动载试验,目的是科学评估往后每天几万辆汽车经过对桥梁产生的影响。
为何“考试”选在夜间?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工程师陈焕勇解释,荷载试验选择在风力小、温度恒定、临时通行车辆少的夜间21时至次日凌晨6时间实施,可将干扰因素影响降至最低。
具体怎么“考”?
以世界首次在全离岸海中超大跨径悬索桥上完成的荷载试验为例,伶仃洋大桥静载试验中最大加载工况,是由136辆总重约5000吨的大货车分批上桥,以17行×8列的方阵停放在桥面预先划定的停靠点,进行分级加载。工程师实测主梁、主塔、主缆和吊索的位移和应变,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从而评估桥梁工作性能。
在伶仃洋大桥动载无障碍行车试验中,工程师安排两辆满载共70吨、相当于约45辆小汽车重量的载重卡车,以每小时10至60公里不等的时速在大桥上匀速行驶。通过传感器,工程师测试结构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得到桥梁的冲击系数。
陈焕勇解释,此次桥梁荷载试验采用多手段相互验证,并首次引入类似于人体检所用的CT机的健康监测系统作为参考。“在主梁位移测试中,同时采用全站仪、连通管和串并联相机3套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对比,精度可达毫米级。”
“考”得怎么样?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不仅通过‘体检’,还在‘体能达标测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广东交通集团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安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非通航孔引桥的实测值均小于理论值,且大部分指标富余较大。
目前,深中通道的机电、交安、路面、房建附属等工程正全力推进,为6月具备通车条件冲刺。项目建成通车后,深圳至中山的车程将从目前的约2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