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伴随着共享经济模式的发展,共享经济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一种重要经济类型,在这其中网约车、民宿、共享单车无疑都是有名的共享经济业态,然而最近共享经济频繁涨价的话题再度被市场关注,共享单车的商业化之路到底该怎么跑通?
1、共享单车频繁涨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暑期的一个周末,在南京游玩的王洁感觉自己突然遭遇了共享单车的“价格背刺”,骑行哈啰单车1小时共收费4.8元。小王仔细查看计费规则,才发现起步价已经不是印象中的“15分钟内1.5元”了,而是“15分钟内1.8元,超出时间每15分钟多收1元”。
其实,今年清明节假期期间,哈啰单车等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上涨起步价就曾上过热搜,由1.5元/15分钟涨至1.8元/15分钟。不少网友表示“不如坐公交便宜”。社交平台上,也遍布着对共享单车涨价的感慨。
对于涨价行为,哈啰等平台官方曾积极回应称:节假日人力成本、运维成本普遍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发现,实际上,不只是节假日,主流共享单车平台如哈啰单车、滴滴青桔,均有在不同城市上调起步价至15分钟1.5元的举动,不同平台在相应城市也有进一步将休息日及节假日的15分钟内起步价上调至1.8元的规则。
自2014年国内首家互联网共享单车企业ofo成立至今,共享单车行业已走过了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来,从ofo和摩拜两强独大到共享单车“颜色风暴”,再到摩拜单车、滴滴青桔、哈啰单车三分天下,用户对共享单车的评价也从最初的“便宜、方便”到如今的“快骑不起”。
其实,这已经不是*次因为共享单车涨价引发市场热议了,去年6月不少媒体就曾经因为共享单车涨价的消息引发过一轮不大不小的讨论,其实回归市场逻辑,共享单车涨价还是因为大家会用,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共享出行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用户选择共享单车出行主要因素是认为其环保、锻炼身体、不想走路、不想坐公交、价格实惠等原因。因此,共享单车成为不少消费者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选择,据网经社数据,2021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亿人。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中,37.9%中国共享单车用户每星期平均使用3-4次,36.0%用户每星期使用1-2次,有少部分消费者每星期使用高达5次及以上。也就是说,近90%的共享单车用户,每周都会使用共享单车。
2、共享单车的商业化到底该怎么跑通?
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共享单车曾经以其便捷、低价的特点迅速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近年来,共享单车频繁涨价的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共享单车的商业化之路又该如何跑通?
首先,共享单车涨价其实是必然的。共享单车频繁涨价其实并非出乎意料。在共享经济发展的初期,这一领域犹如一片充满希望的蓝海,吸引了大量资本的涌入。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各类共享单车企业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不惜疯狂烧钱,免费骑车甚至成为当时吸引用户的常见策略。
在这个阶段,资本的力量推动着企业不计成本地扩张。大量的资金被用于车辆投放、市场推广以及用户补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热度逐渐降温,资本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当初蜂拥而至的资本开始大量退出,这使得共享单车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盈利压力。
当资本的输血不再持续,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涨价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因为企业需要维持运营、回收成本,并实现盈利。如果不能通过合理的价格调整来保证收入,那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
其次,共享单车涨价的经济逻辑也非常明确。共享单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共享经济,而是一种新型的租赁经济。它通过将大量新车投放市场并收取租金来实现盈利。与传统的共享经济不同,共享单车企业并不依赖于限制资源的盘活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相反,它们需要不断投入资金来购买新车、维护车辆并扩大市场份额。因此,从经济逻辑上看,共享单车企业的成本很难降低,而涨价则是它们应对成本压力的有效途径。
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共享单车作为一种高频使用的交通工具,其运维成本居高不下。一方面,车辆在使用过程中会经历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等自然环境的考验,导致车辆老化和损坏速度加快;另一方面,随着共享单车使用年限的增长,车辆的硬件成本、维修成本以及更换零部件的成本都在逐步攀升。此外,共享单车企业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车辆的调度、维护和清洁等工作。这些成本的不断增加,使得共享单车企业必须通过涨价来覆盖运营成本。
此外,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企业还需要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提升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这些都使得共享单车的成本难以降低。
第三,共享单车也已经进入了寡头垄断的状态。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当前的共享单车赛道已经进入了寡头竞争的成熟市场状态。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淘汰,头部的几家企业已经占据了*的市场优势。熟悉经济学的朋友实际上都知道,在寡头竞争阶段,共享单车企业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涨价是其中一种直接且有效的手段,通过提高单次骑行费用或调整定价策略,企业可以直接增加收入。
在这种情况下,盈利成为了企业的首要目标。分批次的涨价策略实际上是企业在小心翼翼地测试消费者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和接受度。通过小步快跑的方式,企业可以逐步观察市场反应,避免一次性大幅涨价可能引发的用户流失,同时寻找*的定价平衡点。
第四,共享单车的价格问题已经日趋严重。如今,共享单车的使用成本不断攀升,甚至出现了骑车一年的费用差不多可以购买一辆自行车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开始用脚投票。
对于那些使用共享单车频率较高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会重新考虑自己的出行方式。购买一辆私人自行车或者选择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可能会成为更经济实惠的选择。
这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单纯依靠涨价已经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必须寻找更多的商业化途径来增加收入和提升用户价值。
第五,共享单车企业到底该咋办?面对着涨价已经开始触及消费者的底线,共享单车企业必须要明白,随着使用成本的上升,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增加,如何在保持用户粘性的同时实现盈利,这已经成为了*的难题,那么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考虑的方式其实不仅是涨价了:
二是让共享单车成为引流的工具。共享单车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与其他线上线下服务进行深度整合,打造综合服务平台。例如,通过与餐饮、旅游、零售等行业合作,推出联名优惠活动或会员权益,既丰富了用户的体验,也为企业创造了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此外,基于大数据分析,企业还可以提供精准营销服务,帮助合作伙伴更有效地触达目标用户群。
三是通过增值服务来赚钱。除了基本的骑行服务,企业可以推出一系列增值服务来增加收入。例如,提供会员专属服务,如优先解锁、免费临时停车、骑行保险等;或者推出针对特定场景的定制化服务,如景区内的特色骑行路线、商务区域的快速送达服务等。通过差异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付费意愿。
四是考虑如何利用数据变现。共享单车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这些数据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通过对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用户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数据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源,向第三方提供数据咨询服务,或者开发基于位置的服务应用,创造新的商业机会。
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是一种可能的方向而已,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必须要明白,单纯靠涨价已经不可能实现长期的发展,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多元化的收入渠道,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只是该怎么走还是在考验着各家共享单车的决策者们。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