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累计开行11403列;7月开行1776列,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过1700列;截至8月20日,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开行以来,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一串串数字,展现出中欧班列的“加速度”。
专家表示,我国持续提升中欧班列运行品质和效率,有力保障了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畅通,为服务我国外贸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注入了新动能。
开行班列持续增加
8月13日,随着一声鸣笛,满载机械配件、设备、家居用品等货物的X815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一路向西开往欧洲,这是今年中欧班列开行的首趟欧洲方向跨里海、黑海南通道班列,同时也标志着中欧班列今年累计开行突破3000列大关。
中欧班列开行的首趟欧洲方向跨里海、黑海南通道班列,是中欧班列开行数量持续增加的一个缩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份,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1403列,发送货物122.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2%、11%。其中,7月份开行1776列,发送货物18.5万标箱,连续3个月单月开行超过1700列。
究其原因,国铁集团不断扩大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规模是主要因素。“自6月中旬实施第三批全程时刻表以来,每周稳定开行17列,包括西安、成都、重庆、义乌、武汉、广州至德国杜伊斯堡、波兰罗兹等线路,按照客车化开行,运输时效得到可靠保障,受到客户青睐。”国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表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稳步增长,不仅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同时也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共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动能。
加强通道建设
班列快速增长的背后,得益于通道能力建设的增强。
以“东通道”为例,截至2024年8月20日,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开行以来,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发送货物291万标箱,实现连年增长,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中欧班列“东通道”年通行量由45列增加到5000列,增幅达110倍,实现连年增长。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余个月缩短为现在的21个月。
“满洲里、绥芬河、同江铁路口岸已全面投用95306‘数字口岸’,实现‘无纸化通关’。”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副主任吴志方说,近年来,口岸通道能力持续扩充,推动了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
国铁集团表示,今年以来,国铁集团强化境内外运输协调,加强中欧班列通道建设,提升口岸换装能力,推广快速通关模式,西、中(经二连浩特口岸)、东(经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口岸)三条运输主通道1-7月份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分别增长15%、22%、2%。
促进中欧贸易发展
中欧班列被誉为“一带一路”上的“钢铁驼队”。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晓东说,中欧班列提速,表明更多的外贸企业借助中欧班列搭建安全稳定的供应链,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规模在扩大。
正如张晓东所言,今年以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1.72万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出口6.56万亿元,同比增长7.7%;进口5.16万亿元,同比增长6.3%。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认为,中欧班列的高效便捷运输方式,为中国商品走向世界以及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通道和载体,其已成为当下最具活力的国际公共物流产品。
相关举措仍在积蓄力量。国铁集团表示,今年以来,国铁集团与共建国家铁路部门密切合作,积极运用北斗卫星定位、5G等新技术,强化全程安全盯控,加强安检查危、装载加固等工作,有效保障了中欧班列安全平稳运行。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聚焦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中欧班列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为促进中欧贸易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运输保障。”国铁集团表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