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双双发布停牌公告,拟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一旦尘埃落定,这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史上规模最大的A+H双边市场吸收合并、上市券商A+H最大的整合案例,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同时,证券行业也迎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证券行业“超级航母”呼之欲出。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表示:“此次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并购在国有企业换股并购定价、并购退市机制、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尝试。”
合并进度超预期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多次强调推动头部券商做优做强,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进度可谓超预期。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提出了行业机构建设目标:到2035年,形成2家至3家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市场引领力的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力争在战略能力、专业水平、公司治理、合规风控、人才队伍、行业文化等方面居于国际前列。紧接着4月份,新“国九条”出炉,并明确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6月份,上海市委领导调研国泰君安,提出加快向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投资银行迈进。
在此背景下,此次两家头部券商并购重组快速推进,体现出监管在推进证券业机构整合方面意志坚决。双方的重组也将助力上海打造匹配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航母级投资银行,做强做大做优国有资本。
若国泰君安与海通证券的合并重组顺利推进,将成为首例头部上市券商间的合并,对国内证券行业来说有显著的示范效应。当前,行业内正在推进的几起并购案例中,主要涉及上市券商和非上市券商之间,多为中小券商。此次合并案涉及的主体将在“上市券商”“头部券商”两大维度实现突破。合并难度也更大,涉及A/H估值差异、国有企业换股并购定价、并购退市机制等方面,为后续其他上市券商并购提供案例蓝本,积累经验,并有望促进其他大型券商的合并重组进程。
当然,无论是中小券商之间的“互补合作”,还是头部券商之间的“强强联合”,都彰显了证券行业对于监管机构关于行业整合、打造一流投资银行、促进高质量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
重塑头部券商竞争格局
此次两家头部券商的“强强联合”,势必进一步加速行业格局优化,尤其是重塑头部券商的竞争格局。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均为上海国资背景,综合实力均位于行业前十。两家券商在业务结构和客户群体上较为相似,合并后有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集约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截至今年上半年,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总资产分别为8981亿元、7214亿元,归母净资产分别为1681亿元、1630亿元。本次合并若顺利完成,新机构总资产、归母净资产将会达到国内证券行业第一,成为资产体量最大的券商。业务角度来看,合并后,预计新机构在营业部数量、投行业务净收入、利息净收入等方面均位居行业第一。
将视线看向国际市场,本起收购案也有相当的份量。据国际机构测算,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是全球范围内自2008年以来国际投行界第一大并购项目。2023年,瑞士最大银行瑞银集团收购瑞士信贷银行(CS),其收购规模约为32亿美元;本次并购涉及金额接近140亿美元。另外,此次合并重组的吸收合并方式为,国泰君安通过向海通证券全体A股(H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H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海通证券,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合并过程中,涉及7家境内外上市实体,以及不同市场不同披露要求等方方面面,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是极为复杂的收购合并案之一。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但依旧缺乏能与海外顶级投资银行相抗衡的金融机构。头部券商之间的并购重组为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券商,提升中国金融市场全球影响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以当前情形测算,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合并后的新机构市值排名为全球券商的第十三位,为日后与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同台竞争增添更多底气与实力。
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的合并,不仅有利于加速地方国资资源整合、进一步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也是推动头部券商做优做强的范例,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速推动一流国际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建设进程,都有着重大意义。“航母级”券商的诞生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为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